社区管理员
超级版主
![Rank: 9](static/image/common/star_level3.gif) ![Rank: 9](static/image/common/star_level3.gif) ![Rank: 9](static/image/common/star_level1.gif)
- 积分
- 1696
- 威望
- 2515 点
- 金钱
- 0 £
- 注册时间
- 2009-4-24
|
刘洋的名字起得好,这是记者对他的第一感觉。从二〇〇三年出国留学至今,刘洋已经“留洋”了六年。而刘洋三年前自己创业,他为公司起的名字就是“留洋国际”。4 f7 V! [! X; w. T
/ T: v( o+ G% x1 s* i9 F父母为刘洋起名时,未必预见到他日后会在海外发展,但“留洋”的刘洋显然没有辜负这个响亮的名字。
2 U, U) I- w$ l8 R- M/ C% ]0 }3 x% t& [" b
第一次与他在伦敦华埠的一家快餐厅里相见,刘洋的年轻也让记者惊讶:这个东北的帅小伙才二十五岁!更让记者吃惊的是,刘洋虽然年纪小,但是做的事可不小。
* _9 k( Y3 k4 U0 a4 Q! Q. E4 E
}# E `8 l/ V( b) }4 a- E" ?0 v6 K二〇〇六年,硕士毕业的刘洋从做留学咨询服务开始,创办“留洋国际”,大获成功。短短几年中,他的业务从留学扩展到移民、房产、交友、电信等多个领域。7 R* I: _, y) D5 Q
( a$ o% D: p* q* P) {在刘洋的规划中,是把“留洋国际”做成为海外华人服务的连锁集团。而在诸多业务当中,最让刘洋自豪的无疑是二〇〇八年三月创办的中文周报《伦敦时报》。4 G( M5 D2 T& {7 G1 Q2 ]: L
) T# N- W# q/ }! l5 E+ ~! a& D为什么办报纸?刘洋说,留洋国际需要做广告,每年也是不小的开支,而自己做报纸,增加新业务的同时,也有利于集团本身的宣传与发展。, u& a( z/ w# R# u7 N
! ]+ ^% l' }- X1 ]3 S0 p
刘洋解释说,“社会责任感”也是办报的动力,“相对于其它国家,英国的华文媒体发展相对较慢,身边的朋友和我都感觉没有什么好报纸可读。”; G g% p- s! B: r. V) Q0 m8 i8 o" i
" N2 S2 I$ c- S3 J从一开始,刘洋就将《伦敦时报》定位成一家“认真的、高品味”的中文报纸,“不一样的报纸”。与一些海外华文报纸只有一两个人依靠网络粘贴而生存不同,刘洋聘了很多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充实编辑队伍,做原创的、深度的报道。 @1 D8 Y" @1 d9 e5 |2 r9 D) w, `2 f
/ ]; j( }2 r% ~4 V刘洋说,《伦敦时报》有四个不一样:初衷不一样,就是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,要体现对华人社会的责任感;过程不一样,编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,为兴趣而工作,而不是为工资而工作;要求不一样,注重读者的反馈,看报纸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力有没有扩大;风格不一样,年轻人的团队,在轻松的环境中工作。1 R; D$ ^ v3 k) p& Q
: J8 y* o0 V9 c4 K* v" Y7 N
不过,在刘洋看来,《伦敦时报》最大的不一样在于:这是一家“八零后”的报纸,一份彰显海外“八零后”华人风采的报纸。
% m1 I7 B/ j; R$ _, l9 e! V8 V0 s! F$ z
与很多人将“八零后”作为贬义词不同,刘洋很高兴把自己贴上“八零后”的标签:“我们最大的特点是,每个人都是八零后,都是年轻人,思维活跃,出新,出奇。”
- P& i9 _' V% W& t+ h
/ q' B: U" K7 Z1 x2 ^ H正在读博士的刘洋表示,从海外来说,“八零后”是留学生的中坚力量,有非常开阔的视野,有非常独到的见解,有非常高的学术背景。
3 S- T% J- ?: q0 a* ^. z4 N6 x. z4 e/ z
很多中国留学生名牌大学毕业,高学历,但是在英国却从事卑微的工作,低收入。刘洋觉得“这根本没有展现中国留学生的能力”,他因此自豪《伦敦时报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,“可以聚集有才华的华人留学生,展示旅英华人留学生的风采。”1 C- A; R4 T" w. S
3 R" M* J& o6 E. p2 d# a3 z: o3 b
《伦敦时报》刚刚度过周岁生日,其新锐形象逐渐为英国华人所熟知。刘洋说,《伦敦时报》目前每周的发行量为三万份,奠定了其英国华人主流媒体的地位。* M* t1 i% d" b5 G3 u
0 a/ }0 i2 X) N& w: `! ^5 V
“我们正处在为梦想和事业努力的年龄层,我们有闯劲、胆识和精力”,刘洋说:“我们必须用事业来证明我们‘八零后’有多强。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