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|2 @7 ^; G: y
丹尼尔·罗津(Daniel Rozin)在768片模拟竹编上加上一点灰阶影像处理,制成一个充满艺术风味的魔镜。
( E$ f. j$ p: [" l% l: _( m1 a/ m% |# K / U. e' `1 H5 |* t: ]1 E, G# {
据《新科学家》网站报道,数字时代人们走到哪里都离不开数字。从最简单的代码到复杂的气候模型,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。现在,这些数字化的艺术展览,正告诉我们数字技术使艺术面貌焕然一新。 12月8日,在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(The Victoria & Albert Museum)举办了数字艺术展览。展览内容以三种方式来诠释包罗万象的“数字艺术”:代码、互动、网络。# d g9 F8 N5 A6 E9 [) [# Z
3 r; H0 X* j; H1 ~ U7 D0 f) K- m
( Y" h! M& M1 D* g: k: R
* w1 v, D3 V5 ?* r4 K D! o 美国布鲁克林艺术家乔纳森·哈里斯(Jonathan Harris)和塞普·卡姆瓦尔(Sep Kamvar)的作品“我们感觉良好”(we feel fine)是研究社会心理学和个人感受的项目。每隔几分种,“我们感觉良好”的网络程序会自动收集主要网络博客服务器上的数据,例如带有\"I feel\"或者\"I\'m feeling\"句子的新文章,把它们放到网站上面。下图每个形状代表了每句话,如果你点开形状,可以看到这句话的全文和上传的时间,根据数据显示可以知道博主的性别与地理位置,甚至是天气情况。; [+ K7 Z* K, G% M: n6 g
1 P3 C' O/ M u4 p7 I; `# e
; @! a. ~ Q2 ]! x+ r' [" O. G& r; W O) L5 T$ y. z
塞内普(Sennep)工作室为展览带来了一个互动蒲公英。在这个简单、好玩又优雅的装置中,参与者们只要用一个电吹风机,就能吹散整个蒲公英球。
' H1 @- B# U: D8 W& d. }6 H9 @* a7 R1 E: f
; J3 H( b# w3 S1 i: X% P& {
% T9 j2 a J" j% t q) M8 Y5 k' ]
穆罕默德·阿克坦(Mehmet Akten)创作的互动艺术装置,利用红外线摄影机及时捕捉观赏者的动作,再将这些轮廓转化成为色彩、油漆、笔刷、水滴等不同的绘画元素,投到虚拟画布上。 |